近日,我院收治一位“全身皮膚、鞏膜黃染2月余”入院的患者,該患者在我縣多家醫院診治均無明顯療效,患者家屬了解到我院能行腹腔鏡膽管癌根治術。
遂將患者轉入我院,后完善相關檢查,上腹部CT平掃+增強示:膽管占位(考慮為膽管癌可能)。肝功能檢查提示:總膽紅素264.2μmol/L(正常值為5-25μmol/L) 直接膽紅素196.1μmol/L間接膽紅68.1μmol/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時間29.20s 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75.10s INR 2.36。Child-Pugh分級C級,上述指標表明患者無法直接行手術治療。
患者因膽管腫瘤致膽道梗阻引起肝功能受損、膽紅素升高、凝血功能異常,若不及時處理,可引起一系列嚴重并發癥并危及患者生命。為緩解患者黃疸,改善肝功能,并為下一步手術做準備,經普外科主任鐘世洪團隊與超聲科主任丁發輝團隊討論后,擬行超聲引導下經皮經肝膽管置管引流術(PTCD)。
膽管腫瘤位于左、右肝管開口處,肝內膽管位置特殊,因患者呼吸運動變化較大,稍有不慎,可能穿入胸膜腔或肝內血管,需在盡可能少的穿刺次數下成功。普外科龍旺主治醫師與超聲科柳登平醫師通過多切面探查,尋找最佳進針路徑,選定好擴張較明顯的右肝管,抓住呼氣末時機一次成功穿入,并順利完成超聲引導下PTCD,引流出“白膽汁”。整個操作在局麻下完成,操作過程中患者無明顯不適,術后安返病房。
PTCD是指在彩超或X線透視下經皮行肝穿刺放置膽道引流管,適用于惡性膽道疾病的膽道引流減壓、膽道手術術前準備、需經皮膽道入口行支架植入、狹窄膽道擴張、結石或異物取出等。該病人為惡性腫瘤病人,需限期行手術治療,術前黃疸較重,通過PTCD可快速糾正該病人的肝功能損害癥狀及高膽紅素血癥癥狀,為手術安全提供了保障。
超聲引導下經皮經肝膽置管屬于超聲介入中難度較高的手術。在彩超引導下做PTCD相較于X線透視,具有耗時短、創傷小、出血少、費用低、沒有放射性等優點,使病人最大程度獲益。用“小細管”解決了大問題,實現了在超聲引導下“一針減黃”,減少了患者的手術風險和術中痛苦。
科室簡介
普外科(肝膽、血管、小兒外科)是我院重點科室之一,設置病床36張,現有醫護人員21人,其中醫師6人(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2人,住院醫師2人),所有醫生曾選派到上海、長沙、南昌等多家全國知名三甲醫院學習進修。科室主要開展肝膽胰脾、血管、小兒外科、疝與腹壁外科等疾病的診療,近年來致力于發展腹腔鏡微創診療及介入治療等相關技術。現有電子膽道鏡1套、腹腔鏡系統3套、鈥激光碎石系統1套。
肝膽外科方面:已經全面開展腹腔鏡下肝部分切除、腹腔鏡下肝葉切除術、腹腔鏡下膽總管切開+膽道鏡探查術+“T”管引流(或膽總管Ⅰ期縫合)、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十二指腸乳頭切開(EST)、膽管支架置入術等手術,部分技術已經達到了全市領先水平。
血管外科方面:開展了大隱靜脈曲張激光微創治療術、動脈血管取栓術、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下肢動脈閉塞球囊擴張術、下肢動脈血管支架置入術等手術治療技術。
疝和腹壁外科方面:在傳統的各類疝無張力修補的基礎上,開展了腹腔鏡下小兒高扎、TAPP、TEP、腹腔鏡下切口疝修補、腹腔鏡下臍疝修補等。近年來順利開展各類腹腔鏡疝修補術:其中小兒腹腔鏡下疝囊高位結扎術完成1000余臺,成人腹腔鏡疝修補術完成近1000臺。
小兒外科方面:陸續開展了腹腔鏡小兒疝囊高位結扎術、腹腔鏡膽總管囊腫切除術、腹腔鏡下巨結腸切除術等手術治療技術。普外科是一支具有良好的協作精神、奮發向上、銳意進取的團隊,竭誠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鐘世洪 副主任醫師 13870561619
郭 陵 副主任醫師 13870594991
鄧 彬 主治醫師 13970521261
龍 旺 主治醫師 15909411233
丁洪根 主治醫師 18579105023
鮑慧文 住院醫師 1527959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