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療法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它是根據《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春夏養陽”的原則,運用藥物口服或外用、手法推拿等,在經絡、穴位上進行相關操作,以鼓舞正氣,提升陽氣,增加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夏季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時節,此時陽氣最盛,機體陽氣外泄、氣血趨于體表、皮膚松弛、毛孔張開,經絡氣血流通,通過各種方法能更好地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平衡陰陽、祛除病邪的作用。故夏季借助自然旺盛的陽氣,對冬季容易發病或癥狀容易加重的某些虛寒性疾病和虛性體質,通過溫陽、益氣、祛寒的治療干預,來緩解控制這些疾病,可獲事半功倍之效。
【選用優質中藥材】
【純手工制作】
三伏貼遵循傳統中醫"冬病夏治"的理念,以中藥貼敷于穴位,經歷代中醫學家反復實踐研究,被認為可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三伏貼適應人群
1.肺系疾病
預防時疫及流行性感冒,體虛感冒,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阻塞性肺氣腫;慢性咽炎,變應性咽喉炎等。
2.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
3.消化系統疾病
屬于虛寒型的慢性胃炎、慢性腸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虛寒性腹痛腹瀉。
4.亞健康狀態
陽虛體質者,以四肢寒涼怕冷為主要表現,
5.婦科疾病
宮寒、下焦虛寒、痛經、慢性盆腔炎。
三伏貼禁用人群
1.皮膚有創傷、潰瘍、感染等皮膚疾病者。
2.孕婦(不宜進行貼敷治療)、糖尿病患者、結核病、艾滋病或其它傳染性疾病。
3.疾病發作期的患者,如急性咽喉炎、黃疸、咯血、慢性咳喘病的急性發作期等。
4.中風閉證及肝陽上亢頭痛者,發熱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
2023年“三伏”時間表
初 伏:7月11日-7月20日 10天(本次初伏7月16日開始敷貼)
中 伏:7月21日-8月09日 20天
末 伏:8月10日-8月19日 10天
注意事項
1.貼敷時宜穿透氣性能好的寬松衣衫。
2.初伏不用集中在7月16日貼敷,初伏時間段內均可,間隔日期順延即可。
3.治療期間飲食以清淡為宜,忌煙、酒、生冷、甜膩、海鮮及辛辣刺激之品。
4.貼敷時間一般為2-4小時,如感覺局部瘙癢、刺痛的可立即揭去藥膏;如貼敷后無不適反應,可適當延長貼藥時間至5小時或更長。如出現皮膚紅腫水泡,及時到醫院處理,避免感染。
5.療程期間不宜劇烈運動、大量出汗,不宜空調溫度太低、風扇直吹。
6.注意自己是否過敏,過敏體質者慎用。
7.貼敷后皮膚局部泛紅或色素沉著屬正常現象,可自行消退,不影響治療效果。
8.在此中醫醫生特別提醒大家,三伏貼不是治療慢性病的特效藥,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療。原本在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在進行中醫穴位敷貼期間也不要盲目減藥、停藥。
三伏貼地點及咨詢電話
地點:宜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萬載縣人民醫院外科樓2樓中醫科住院部護士站
咨詢電話: 張醫生:15180541846
羅醫生:15270412410
也可如掃描下二維碼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