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院核醫學科成功引進了先進的甲狀腺功能測定儀器!這一設備的引入,不僅標志著我院在甲狀腺疾病診斷技術上的再次升級,更為廣大甲狀腺疾病患者帶來了更準確、更高效的診斷希望。與此同時,基于此先進設備,我院核醫學科已經順利開展了攝碘率的測定項目,為甲狀腺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提供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依據。
以下是甲狀腺攝碘率測定項目的相關介紹
01 原理
空腹口服碘131溶液,經胃腸吸收后進人血流,迅速被甲狀腺濾泡的上皮細胞攝取。甲狀腺攝取碘的速度與數量以及碘在甲狀腺的停留時間和甲狀腺功能密切相關。可利用甲狀腺功能測定儀在不同時間測定甲狀腺部位的放射性計數,計算甲狀腺攝碘率,評價甲狀腺組織的碘代謝狀態。
02 患者準備
①檢査當日空腹。
②停用影響甲狀腺功能的藥物(如甲狀腺片、抗甲狀腺藥物)2~4周。
③停用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2~4周。
④停用含碘藥物(如碘油造影劑、復方碘溶液)2~8周。
⑤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禁止試驗。
03 檢查方法
①口服碘溶液,服藥后禁食1~2 小時。
②取與患者服用碘劑量等同的碘溶液,放入專用頸部模型中作為標準源,測量標準源放射性計數。
③測定口服碘溶液2、4、24 小時或3、6、24小時甲狀腺部位放射性計數,用下列公式計算出甲狀腺攝碘率。
④繪制甲狀腺攝碘率曲線。甲狀腺攝碘率(%)=(甲狀腺部位計數-本底計數)÷(標準源計數-本底計數)x100%。
04 結果分析
因地域環境、飲食習慣等的不同,甲狀腺攝碘率的正常參考范圍差異很大,各實驗室應建立符合自己區域的正常參考值。1993年起國家提倡食用鹽加碘鹽,正常值均較前下降。推薦參考正常值:3 小時5%~25%、6小時 10%~30%、24 小時 15%~45%。
05 臨床意義
甲狀腺攝碘率測定是一種評估甲狀腺功能的重要檢查方法,通過測量甲狀腺對碘的攝取能力,輔助診斷多種甲狀腺相關疾病。
1.診斷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圖源:網絡
01 甲亢類型判斷
在甲亢患者中,甲狀腺攝碘率通常會明顯升高,且高峰前移。不同病因導致的甲亢,攝碘率表現有所差異。例如,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Graves病)引起的甲亢,甲狀腺攝碘率多呈特征性的高峰前移且明顯增高;而亞急性甲狀腺炎伴發的甲亢,早期可出現類似甲亢的高代謝癥狀,但甲狀腺攝碘率是降低的,借此可與Graves病相鑒別。
02 病情評估與治療監測
在治療過程中,動態觀察甲狀腺攝碘率的變化有助于評估病情和治療效果。如果經過治療后甲狀腺攝碘率逐漸下降,說明治療有效。
2.診斷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圖源:網絡
甲狀腺功能減退時,甲狀腺攝碘率一般會降低。不過,亞臨床甲減(僅有血清促甲狀腺激素升高,而甲狀腺激素水平正常)患者甲狀腺攝碘率可能仍在正常范圍,所以該檢查對于亞臨床甲減的診斷價值相對有限,但對于明確臨床甲減的病因有一定幫助。
3.協助診斷亞急性甲狀腺炎
圖源:網絡
亞急性甲狀腺炎在病程的不同時期甲狀腺攝碘率有不同表現。在疾病的早期,由于甲狀腺濾泡破壞,甲狀腺激素釋放入血,出現甲亢表現,但此時甲狀腺攝碘率降低,呈現“分離現象”;隨著病情進展,甲狀腺攝碘率可逐漸恢復正常。
4.了解機體碘營養狀態
圖源:網絡
甲狀腺攝碘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機體的碘營養狀況。在碘缺乏地區,甲狀腺為了獲取足夠的碘來合成甲狀腺激素,會增加對碘的攝取,攝碘率升高;而在碘過量地區,甲狀腺攝碘率可能會受到抑制而降低。